Back to Life
富錦街 / 大樓 / 24坪
每次漫步在富錦街,都會想像如果能夠住在這邊該有多好?早在1960年代規劃的民生社區,其實擁有高達1/10的綠地面積與電線地下化等設施,在當今新興重劃區暗無天日的高樓競爭與樣板公園的塑膠玩具充斥下,這50年前的設計反而比現代還有人性、更照顧環境。難怪民生社區一直是台北人舒適生活的代名詞,更是其他縣市追逐的目標。 屋主在離開多年後重新回到這個老房子,除了家庭成員的年齡改變、格局需要重新規畫外,原始空間的通風採光、浴室漏水、廚房與後陽台動線等等都需要全面改造。
由於原始格局只有雙面開窗,除了客廳與臥室之外、餐廳廚房浴室都沒有辦法開窗,加上原始走道狹長也限制了光線與通風、空間也浪費了。 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廚房加大、跟餐廳結合在一起。浴室的格局重新規劃,雖然還是沒辦法開窗,但是藉由加大面積與乾溼分離的設計,加上材質的變化,也是可以有明亮與通風的效果。至於置物與收納空間全部整合在入口玄關,雖然空間不大,但是在入口處可以擁有一個獨立的穿鞋區與容納150雙以上鞋子的鞋櫃。客廳與餐廳廚房結合成一個開放空間,以書架為背景,家人的活動以餐桌為中心,業主從小到大在民生社區的記憶,就在熟悉的烤餅乾香味中慢慢回到這個空間。